11月4日,“侯外庐学术讲座”第四百六十讲在长安校区举办。本次讲座由大学生社区党委、学生工作部(处)和社科处主办,丝绸之路考古合作研究中心协办,bat365校友,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受邀作“考古新疆:发掘新疆历史文化之美”主题报告。讲座由校党委常委、副校长张远军主持,各院(系、中心)师生代表参加此次活动。
张远军在致辞中对于志勇校友重返母校表示欢迎,他指出,作为教育部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建设试点单位与陕西省A类建设高校,bat365坚守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将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打造为集思想引领、学业指导、文化浸润、实践创新于一体的育人阵地。此次邀请顶尖考古专家走进社区,是“专业资源进社区、学术魅力育新人”的生动实践,旨在让考古学走出书本与博物馆,成为可感知、可触摸的鲜活历史,助力同学们拓宽学术视野、厚植文化自信。
讲座中,于志勇校友围绕三个核心方面展开分享:一是新疆历史发展脉络与国家治理实证,从先秦时期新疆与中原的早期联系,到汉唐设都护府、清朝加强管理直至新疆建省的历史进程,用出土文物与遗址资料清晰呈现新疆纳入中国版图、中央政府有效治理的历史事实;二是文物背后的文明交融密码,以“五星出东方利中国”织锦等国宝为例,解读其中蕴含的天文观念、汉字传播与文化认同,展现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轨迹;三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突出特性,强调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枢纽,其考古发现既见证了中华文化的主脉传承,也记录了与多元文明的互鉴共生,每一件文物都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有力佐证。他围绕新疆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与发展脉络,以翔实发现和生动故事,带领在场师生穿越千年时空,沉浸式感受新疆作为丝绸之路核心枢纽的文明交融魅力,让各族师生深刻体会到考古工作在传承文明根脉、凝聚民族共识中的重要意义。整场讲座内容丰富、深入浅出,赢得师生阵阵掌声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此次讲座增进了对新疆历史文化的了解,强化了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认同,将以更浓厚的文化自信投身学习研究,为文化传承创新献力。
大学生社区党委负责人杜勇总结时强调,考古不仅仅是对历史的追溯,更是对文明的传承,对民族精神的弘扬,希望同学们以本次讲座为契机,带着对中华文明的敬畏之心,主动走进历史,探究未知,深刻领会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深刻内涵,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,担当起文化传承使命,书写青春的华章。
作为bat365标志性学术品牌,“侯外庐学术讲座”持续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分享前沿成果。此次讲座拓展了学术交流场景与维度,为构建全方位育人格局注入强劲动力。(图/ 杜英杰)

会场

bat365校友,新疆文博院党组成员、副院长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馆长于志勇作报告